维果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体育健康、综艺娱乐、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01 16:20:01
诚然,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但要让这一目标最终成为现实,其过程也注定是艰辛而坎坷的。
我们必须承认,如今的民进党当局在谋求“台独”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远。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形势下,“武统”恐怕是我们主观上不愿接受,但客观上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选项。
此前,台军战损评估报告流出的一组数据表明,假设台海爆发军事冲突,台军可能将在一周内损失4万余人,而普通民众的死亡人数预计是台军战损人数的3至5倍。
也就是说,万一两岸擦枪走火,台湾地区一周之内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也要在24万人左右。
笔者认为,台海战争如果打响,想要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宝岛固然不太可能,但要在一周之内造成数十万台湾军民伤亡也实在有些危言耸听了。
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多国部队按着打了一个月也就阵亡了两万余人。俄乌战争持续到现在两个多月了,双方阵亡人数加在一起估计也才刚过四万。
上述这组数据的实现前提是,台军要像其“国防部长”邱国正说的那样:“将战斗到最后一人”。
但试想,以“草莓兵”著称的台军能做到这一点吗?
那么,在这场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统一战争中,究竟会造成多大的伤亡呢?
在笔者看来,台海战争的伤亡情况基本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解放军的作战策略、台独势力的抵抗意志、域外国家的干涉程度。
台军目前的总兵力约在16.5万人左右,预备役号称200万,但实际战时可补充的人数不会超过40万。
台军当前所采取的“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战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拒敌于彼岸、击敌于半渡、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
为此,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还专门为台军度身定制了一套“非对称作战体系”,建议台军应实现全面美械化,即大量采购M1A2主战坦克、M270火箭炮、M109A6自行火炮、“标枪”反坦克导弹等。
通过所谓“毒蝎战术”和“刺猬战术”,诱敌深入,逐次抵抗,以拖待变,增加大陆方面的战争成本。
那么,面对顽固的台独势力,解放军的攻台总兵力又会是多少呢?
前些年,美国“2049研究所”研究员易思安曾对外表示“如果解放军攻台要有任何致胜机会,可能必须动员多达200万部队,还有搭载数十万计海军的数千艘军舰。”
要知道200万人已经接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了,几千艘舰艇更是大大超过了解放军现役总舰艇数量。也难怪易思安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台湾岛内网友的嘲讽,纷纷称其为“胡言乱语,天方夜谭,台湾连小学生都知道不可能”。
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超视距和信息化时代,这种靠简单凑人数的做法已经不符合当下的作战理念。
台湾岛面积狭小,战场容量有限,过多的兵员只会徒增后勤与运输负担,对快速解决战斗并无多少益处。况且台海战争爆发后,中国其它几个战略方向上的潜在对手也会蠢蠢欲动,对于这些国家的动向,我们也要予以高度重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军曾制定过一版较早的攻台方案。在该方案中,我军计划动用陆军16个军50万人,采取东西夹击、海空并举的作战方针,力争用15天拿下台湾岛。
据此判断,解放军攻台总兵力在50万人上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攻台之战,事关国运,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如果事态发展到必须动武的程度,那么收复台湾最理想的打法就是“关门打狗”,先断绝岛内外一切联系,然后以最凶猛的火力,争取在短时间里结束战斗。
首先,解放军可能会动用远程火力对金门、马祖,以及台湾岛上的机场、火炮与导弹阵地、雷达基地、指挥机构、弹药库、港口、油库、通讯设施等目标进行全方位的饱和打击。
紧接着,解放军将在对岛内的电子通信实施全频段干扰,掐断岛内所有对内与对外通讯网络,并集中力量进行舆论宣传,对台独顽固分子不断施加压力。
在对台军进行初步防空压制之后,歼-20将飞临台湾上空进一步夺取制空权,随后歼-10、歼-16等战机在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与无人机的配合下对台军残存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点穴式”的精确打击。
为确保登陆计划顺利实施,解放军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可能会部署在台湾岛附近海面进行警戒,大部队则搭乘075两栖攻击舰、071船坞登陆舰、072坦克登陆舰等两栖作战舰艇向台湾岛进发。
在完成首轮火力突击之后,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还将为登陆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在肃清台军滩头火力点后,解放军登陆部队将向台湾岛纵深挺进,并对残余台军进行清缴与合围。如果此时台军宣布放弃抵抗,那么双方的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但如果台军依然选择负隅顽抗,拒不投降,那么接下去可能就要面对更为残酷的城市战了。
在进入城市战阶段后,台军或许会仿效乌军的战法,与解放军打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游击战。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中,乌军在俄方控制区依靠复杂地形与分布式ISR(情报、监视、侦察),以小队为单位给俄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在未来的台海战争中,我军也有可能会遇到与俄军类似的情况。
不过,与乌克兰相比,台湾显然缺乏足够的防御纵深,不适合乌军那种“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而且由于解放军此前已将台湾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切断,台军能接受到的外部支持也远少于乌军,很难像乌军那样在本土打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民战争”。
综合各方因素来看,在没有外部势力干涉或干涉程度有限的前提下,即便台军利用地形之利做困兽犹斗,战事也应该不会超过两周,双方的伤亡总数大体可以控制在一两千人左右。
不过,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台海战争伤亡的最大变数在于是否有域外国家干涉。如果美日等国出兵干预,那么这场战争伤亡数字可能就要发生重大变化了。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将中国视为其战略对手,并把台湾当做制衡中国崛起的一枚棋子。
美国人其实很清楚,如果两岸实现统一,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维持了数十年的均势也将随之瓦解,这是美国所绝对无法接受的。而从近期美国高层的一些表态来看,美国很可能会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途径阻止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美军可以选择的干预手段有很多,其介入程度也会随着战事的演进与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笔者认为,在台海局势发生巨变的情形下,美国可能会通过三种方式介入其中。
第一种是通过经济制裁、舆论渲染、对台军售和外交孤立等综合性手段给中国大陆施压,逼迫中国大陆放弃或中止武统台湾的计划;
第二种方式是进行有限的军事介入,即给台湾提供军事情报与作战指导,战时对解放军进行电磁压制,给中国大陆收复台湾制造难度。
第三种方式是与中国大陆进行全面的军事对抗,即动用一切军事力量,如航母战斗群、隐形战斗机、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等与解放军打一场规模和烈度可控的局部战争。
如果只是发生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中美之间还不至于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美方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员损失。
但如果美国以第三种方式介入,那么在中美开战的情况下,美军将极有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此前,美国五角大楼与美国多家智库曾多次通过电脑对台海战争进行模拟推演,所得出的结果大多是负多胜少。
一旦解放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第一岛链”上的军事基地、港口码头进行挨个“点名”。
按照一艘“尼米茨”级航母定员五千多人,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定员三百多人计算,只要美军损失一两艘大型水面舰艇,一两个军事基地遭到打击,就至少会有数千美国军人当场殒命。
此外,美军在决定介入台海战争后,其在亚太地区的盟友也可能会派遣军队一同加入,这里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日本。
在前不久刚召开的美日“2+2会谈”上,美日两国高层就制定了关于“台海战争爆发”的“联合作战计划草案”。
日本如果决定“协防台湾”,大概率会派出海自的若干艘军舰加入美军第七舰队协助防空与反潜。日本空自也会出动F-35、F-2等战机执行制空与反舰任务。
考虑到日本自卫队规模有限,就算出兵也不可能倾其所有,自身损失也相对可控。
但假如美日将战火烧至中国本土,那么日本境内的空军基地、军港等也必将遭到我远程火力的多波次,立体化打击。这样算下来,仅仅是美日联军的人员伤亡可能就要过万了,这显然是这两个国家所无法承受的。
至于我军的伤亡,笔者认为还是要取决于是否与美军动手。如果对手仅仅是台军,我军损失或许还不会太大。但如果美国等域外势力与我军发生直接军事冲突,那么伤亡数字很可能就不会太小了。
至少布置在台海附近充当警戒哨的两艘航母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遭到对方B1B+LRASM组合的重点“照顾”,以每艘舰近两千人的员额计算,两艘舰合计就有近四千人。
如果登陆的船团遭到对手半渡而击,甚至我沿海的兵力集结地遭到打击,人员损失还会进一步激增。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美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抱有侥幸心理,放弃对美强势介入的准备。
从理论上来说,用“北平模式”不废一兵一卒收复宝岛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如果这一目标未能实现,为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我们也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
对于承平日久的中国来说,大多数国人对战争不仅缺乏足够的认知,对于战争中己方出现的人员损失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笔者认为,如果两岸真的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媒体管控与舆论引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恐慌,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战争历来都是残酷无情的,我们只有事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尤其是对一些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准备好预案,才有可能收获一个相对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