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半场

2022-05-20 16:11:02

私人影视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irenys.cc

国务院重大信号释放!中国将彻底调整经济布局!(深度)

国韵天香文化研究院2022-04-2714:03

收录于合集#民营企业家3个

近日,在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中提到一个词:

“资本市场无序紧缩”

背后意义重大!

会议还提到:

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也是近日,最懂中国楼市的黄市长强调:

“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必须稳住,国家队可以入场,收购兼并。”

“政府可以回购一部分库存房屋,回购高端的去做人才房,中低端的用户新市民的保障房。”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到了!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结束了,经济的下半场正在开辟!

就像打球比赛一样,下半场的打法和上半场一定是不一样的,无论你是哪一方,都必须调整打法,才能适应新的比赛节奏。

世界处在在巨变中,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只能让变化加速到来。这场疫情让淘汰加快,同时也让创新加快。

从上半场到下半场,赚钱的逻辑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简而言之一句话: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型增长;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运营”型增长。

先来搞清楚什么叫资本?比如土地,房子,股票,各种优势资源(矿产,厂房等等),也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初期,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可以盘活整个社会的资本,还可以加杠杆,带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企业、个人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原始的资本积累问题,都必须经历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跑马圈地”。一旦生产力得到解放,就加足马力直往前冲,谁的马力大谁抢的地盘就多,属于野蛮生长阶段,“跑马圈地”时代主要有两大红利:

第一大红利:“人头红利”,针对的是制造业和房地产。

第二大红利:“流量红利”,针对的是互联网行业。

这两大红利让中国完成了三大基建任务:

第一是实体的基建,主要靠房地产;

第二是网络的基建,主要靠互联网;

第三是产品的丰富,主要靠制造业。

三大基建任务的完成,让中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也就是1979——2019的这40年,我们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放眼世界,只有中国的原始积累过程是在没有对外侵略和殖民掠夺的情况之下完成的,而英国/美国/日本等等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不是依靠对外殖民掠夺去完成和加速这个过程。

比如为什么会有一战和二战?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分赃不均,以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等)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那么中国凭什么在短短40年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呢?这得益于现代贸易的全球化,尤其是我们加入WTO之后,本国产品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地,这是我们完成原始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中国接下来该怎么走?

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从“资本”驱动,切换成“运营”驱动。

那么什么是运营呢?就是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这些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比如,现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的办法;现在已经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去的渠道。

也就是说,跑马圈地时代的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必须经营好你的一亩三分地了。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

之前我们都是依靠资本的增长赚钱,比如房价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然而现在资本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还想按照之前的那种逻辑,占个坑就坐等升值,无异于守株待兔。

按照这个逻辑,如何衡量一个城市、企业、个人的未来前途呢?就看这个主体的运营收入如何:

比如很多城市的GDP依然很高,但是公共收入很低,这说明这个城市正在走向衰落;

比如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依然挺高,但是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开始亏损,这说明这个企业也在走下坡路;

比如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坐拥上千万的房产,但是年收入还不足20万,收入都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运转,说明这个人也在入不敷出。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趋势一旦发生,很难逆转,甚至还会加速……这些主体总有一天会遇到危机,然后开始变卖自己的资本(家产)度日,直到消亡。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的人、企业原始积累很低,但是轻车上阵,他们的运营收入非常高。

未来一大批靠运营赚钱的个人和企业将诞生,他们不靠资本的坐享其成,就靠新经营、新模式、新渠道赚钱,他们才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中流砥柱。

有大破必有大立。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维果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体育健康、综艺娱乐、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维果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